“輕鋼結構+新型墻材”農民建房的首選
文章出處:未知 人氣:發表時間:2019-09-27
在我國農村,長期存在住宅建造方式落后、產業化水平低等現象,住宅建設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2008年汶川地震時,由于當地農村房屋大多采用磚混結構,沒有抗震設防,造成房屋大量嚴重倒塌,人員傷亡慘重。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住房的抗震設防問題,在鄉鎮和農村積極推廣集設計、制作、安裝、裝修、整體廚衛為一體的輕鋼結構等住宅結構體,配套新型墻材,“輕鋼住宅+新型墻材”應成為農民建房的首選。
輕鋼結構住宅是以冷彎薄壁型鋼結構作為承重骨架、以輕型或實體型墻體材料作為圍護結構所構成的建筑,其最大的特點是安全、舒適、建造速度快。筆者認為,目前應充分利用生產基地建樣板房,在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中建立示范房,推廣輕鋼住宅,拓展新型墻材在農村中的應用。
“輕鋼住宅+新型墻材”優勢多
輕鋼住宅是與新型建材、建筑部品絕配的一種建筑體系。新型輕質復合板材、墻材不應再沿用現澆的方式,而應采用以工業固體廢棄物、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等為原料,經過無害化工藝生產的新型復合綠色板材,與輕質牢固、抗震的輕鋼結構體系相配套。筆者認為,要制訂與輕鋼住宅配套的規程、標準,同時大力發展與輕鋼住宅配套的輕質隔墻板和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材,以確保輕鋼結構住宅在農村良好發展。
輕質隔墻板是一種綜合效能優良的墻體材料,用于框架建筑物的內隔墻、分隔墻,可在工廠定制化生產,直接運至建筑工地進行現場組裝,可以節省后期砌墻、抹灰等工序,使建筑工地更環保、施工更高效。該產品有六大特點:一是重量輕。容重是混凝土板重量的1/5、黏土磚重量的1/4、空心磚重量的1/3,因而可以有效地減輕建筑物自重,減少結構材料用量,降低基礎費用,從而降低整個工程的造價。二是強度高。三是保溫隔熱效果好。四是耐火性好。原材料以及產品本身均為無機物,絕不燃燒,且在高溫下不會產生有害氣體,是理想的防火材料。五是隔音性優。內部的細小氣孔,有隔音和吸音雙重性能,根據板材厚度和表面處理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隔音效果。六是抗滲和抗凍性好。輕質隔墻板內部小孔均為獨立的封閉孔,細密均勻,結晶完全,且缺陷和裂縫均很少,能夠有效地阻止水分擴散,因而抗滲和抗凍性都很好。同時該板材的抗滲性也比加氣混凝土好。
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材,包括保溫復合空心板。這種生產工藝技術不但大大減輕板材重量,而且還提高板材產品質量和性能,提高板材混凝土強度和抗裂性,其與普通鋼筋混凝土相比,至少能節約20%~25%的混凝土,節約25%~40%的鋼材,空洞率最高可達45.8%,減輕30~40%重量,既可作內外墻板,又可作樓板、屋面板等。由于其連接方式采用胡子筋綁扎和焊接,澆注微膨脹水泥砂漿,可以大大增強房屋結構的整體性、穩定性。
綜上所述,“輕鋼住宅+新型墻材”具有以下七大優點:
一是結構性能好,輕質高強,抗震性能佳。二是鋼材可回收,比砌體、混凝土更節能環保。三是工廠加工,質量有保證。四是自重輕,基礎造價低。五是現場工期短。六是現場基本沒有濕作業,避免了“拖泥帶水”,不會產生粉塵、污水等污染。七是結構構件截面小,柱子很細,墻很薄,建筑使用面積大。
輕鋼住宅為何推廣不暢
目前,輕鋼住宅的市場遠遠達不到預期,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輕鋼住宅+新型墻材”需要熟練技術工人安裝,而目前這方面熟練安裝工人嚴重不足。二是造價較貴。三是規程標準不統一。盡管輕鋼結構住宅的設計和施工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完善,但其與外圍護系統、管線設備系統、內裝系統等沒有統一的規程、標準。此外,與輕鋼住宅配套的樓板、外墻板、內墻板等還需要改進。輕鋼住宅具有綠色環保、品質優良、抗震性能優、保溫隔熱效果好等優點,最主要的是解決了人工成本越來越貴的問題。隨著政府的大力推動和政策導航,“輕鋼住宅+新型墻材”一定會成為農民建房的首選。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同類文章排行
- 嚴把口罩質量關,疫情防控奪勝利
- 湖北省襄陽市新增建筑節能面積近1310萬平方米
- 江西“拼裝”建筑助節能
- 硅酸鈣板輕質隔墻相對于水泥板的優勢
- 新型建材之“憎水型微孔硅酸鈣”
- “十四五”,綠色建筑這樣建
- 長沙將推廣新型墻材 逐步淘汰和取代粘土制品
- 新型輕質隔墻板防水效果怎么樣呢?
- 輕質隔墻板安裝構件有哪些要求
- 湖北:裝配式建筑構件配上“身份證”
- 1至5月規模以上建材行業利潤同比增長27.6%
- 河南濮陽出臺支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新政
- 湖北加快推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產業發展
- 今年安徽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將達到2
- 建筑材料輕質墻板的諸多優勢
最新資訊文章
- 綠色中國新圖景 居住更綠色 低能耗建筑跑出加速
- 蘇州市區政協聯動開展專題協商 助推建筑節能和
- 科技創新 數智賦能 武漢全力重塑智能建造新生態
- 廣東中山推動綠色建筑全覆蓋
- 上海綠色建筑面積累計已達4.22億平方米,未來將
- 「綠色發展」又快又環保!裝配式建筑“搭”出
- 青海加快推進星級綠色建筑建設
- 創新共贏!長沙益陽兩地住建局簽訂戰略合作協
- 福建漳州雙管齊下促建筑行業綠色發展
- “黑科技”!未來,宜昌怎樣建房子
- 青島以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探索城鄉建設低
- 山西運城市全面推進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
- 呼和浩特構建“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協同發展體
- 目標4000億!湖南全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倍增
- 呼和浩特構建“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協同發展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