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政策:2016再為建筑企業“減負”
目前在工程建設領域,建筑業企業需繳納的保證金種類繁多,負擔沉重。為切實減輕建筑業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公布了《關于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清理保證金的種類、保證金制度的完善和監管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此次出臺《通知》有哪些亮點?如何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德全日前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工程建設領域的保證金問題為何引人關注?
李德全:在建設單位和相關部門管理過程中,采用先讓施工企業以現金方式繳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待工程完工達到相關要求予以退還的管理手段,以其手段硬、管理簡單、有后續制約的特點,被建設單位、各相關管理部門越來越多地采用。由于沒有規范的管理,致使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種類不斷增加,形成了收取名目繁多、占用資金數量巨大、企業不堪重負的現狀。據相關調查,建筑業企業以保證金形式被占用的資金占到企業年營業收入的10%甚至更高,且大多數是以現金形式繳納。而且,收取保證金一方逾期不歸還、以種種理由拖延歸還、拖延后不支付任何資金占壓成本的情況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
在建筑市場資金面緊張,建筑業企業被拖欠工程款數量大,又有大量保證金被占壓的情況下,此問題成為建筑業企業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記者:《通知》在解決保證金問題上明確了哪些政策,有哪些亮點?
李德全:國務院這次專門下發的《通知》,政策界限很明確,針對性強,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劃清了政策界限,給出了收取保證金的政策底線?!锻ㄖ访鞔_提出除依法依規設立的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外,其他保證金一律取消。這將廓清可以收取的保證金種類,取消了沒有法規依據的各類名目保證金,體現了依法、明確、有效、穩妥的解決思路。在此基礎上,《通知》還進一步規定,“未經國務院批準,各地區、各部門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工程建設領域新設保證金項目”。這將有效制止建設單位和管理部門隨意收取保證金,以收代管,以收代服務,忽視企業市場信用和表現的粗放管理方式。
另一方面,改進完善了保證金繳納、管理方式。一是《通知》推行以銀行保函方式作為保證形式。這種方式既可以減輕大量占用企業現金的壓力,也能夠通過銀行對于企業的經濟實力和信用狀況做出評價,有利于信譽良好的企業取得有利的市場競爭地位。二是實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差別化繳存。即對于一定時期工資支付良好,沒有工資拖欠情況的企業,給予保證金減免待遇。這種差別化管理體現了管理的初衷、良好的市場風氣導向和政府管理精細化的進步。三是《通知》規定在工程項目竣工前,已經繳納履約保證金的,建設單位不得同時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理順了保證金之間的關系,解決了重復保證的問題。
記者:如何才能保障政策落地?
李德全:《通知》規定,對于取消的保證金項目,自通知下發之日起,一律停止收取,已經收取的要于2016年年底前返還相關企業,時限非常明確。《通知》還首次規定了未按規定或合同返還保證金的,保證金收取方應向被收取方支取逾期返還違約金。這一規定體現了對于在建筑市場交易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建筑業企業的保護,也是市場交易公平原則的應有之義。其次,《通知》對于保證金管理制度的修訂完善提出了要求。與《通知》要求不一致的制度該廢止的廢止,該修訂的修訂,同時還要實現與信用體系的聯通,探索建立建筑市場新機制。《通知》還提出了通過信息公開,建立舉報查處機制,公開曝光典型案例等可操作、能落地的手段,保障保證金新政策盡快加以落實。
同類文章排行
- 湖南懷化舉辦首屆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論壇
- 杭州向“綠”而行 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
- 綠色建筑打造低碳城市(新時代新步伐)
- 輕質實心復合墻板施工工藝
-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性能再次升級
- 中歐開展城鎮化合作,共同推動綠色城市發展
- 武漢: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
- 福建建工裝配式建筑設計研究院成立
- 建筑用發泡水泥復合板的優勢與特點
- 澳洲政府也推廣裝配式建筑,2025年將占比15%
- 紙面草板隔墻施工(上篇)
- 上海新建項目全部實施裝配式裝修建筑,激勵政策
- 輕質隔墻板活動隔斷
- 福建泉州:裝配式建筑新增面積翻一番
- 輕質隔墻板的發展將有賴于住宅產業化
最新資訊文章
- 科技創新 數智賦能 武漢全力重塑智能建造新生態
- 廣東中山推動綠色建筑全覆蓋
- 上海綠色建筑面積累計已達4.22億平方米,未來將
- 「綠色發展」又快又環保!裝配式建筑“搭”出
- 青海加快推進星級綠色建筑建設
- 創新共贏!長沙益陽兩地住建局簽訂戰略合作協
- 福建漳州雙管齊下促建筑行業綠色發展
- “黑科技”!未來,宜昌怎樣建房子
- 青島以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探索城鄉建設低
- 山西運城市全面推進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
- 呼和浩特構建“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協同發展體
- 目標4000億!湖南全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倍增
- 呼和浩特構建“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協同發展體
- 重慶啟動設計大賽 推動“好房子”成為住房消費
- 湖北隨州政府采購按下綠色發展“加速鍵”